
這些食用菌品種適宜夏季栽培
夏季高溫常常製約著許多食用菌品種的發展,如何在夏季選擇適宜的高溫型食用菌品種,利用市場淡季獲得高效是許多菇農關心的問題。現介紹幾種適宜夏季種植的食用菌品種。
四孢蘑菇
四孢蘑菇,又稱大肥菇,是一種中溫型蘑菇品種。該品種菌絲生長適宜溫度20~34℃,最適溫度25~27℃,子實體生長發育適宜溫度27~29℃,高於30℃或低於26℃均不利出菇。
根據該品種的適溫範圍,以夏季播種,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為適宜,這既可以利用其能耐高溫的特性培養菌絲,又可以在早秋市場淡季大量出菇上市,填補市場空缺,提高生產效益。
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與雙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,隻要各生產環節技術措施管理到位,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鮮菇6.5~7.5千克,收入50~60元,是種菇者巧妙利用市場淡季發展生產,增加收入的一個可靠品種。
草菇
草菇是高溫型食用菌,在生長發育中對溫度的要求相當敏感。為了使草菇在播種後能正常發菌出菇,栽培季節應選擇在日平均溫度穩定在23℃以上時進行。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,有利於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。
草菇室內外栽培均可,但以室外栽培更為有利。在室外栽培時,應選擇土質肥沃、疏鬆、透氣,排灌兩便的農田,如前茬作物為油菜、西瓜等地較為適宜。栽培前應清除雜草,做畦圍溝,做到澇時能排,旱時能灌。
實踐證明,草菇采用袋栽發菌,然後脫袋在塑料小拱棚或蔬菜塑料大棚內覆土出菇的 “兩段栽培法”能明顯提高產量。
鮑魚菇
鮑魚菇是一種中高溫型珍稀食用菌,而且出菇期處於菇類市場的銷售淡季,加上該品種肉質肥厚耐運輸,具有獨特的鮑魚風味而口感極佳,市場銷售價格高,每千克鮮菇售價6~8元。
3~7月間,用棉殼、玉米芯、甘蔗渣、鋸木屑、稻草、麥草等原料,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鮑魚菇,一般可采4~5潮菇,生物轉化率可達90%,投料1000千克,3個月可產鮮菇900千克,收入4000~6000元,是種菇者利用市場淡季增收的一條可靠途徑。
高溫平菇
在15~36℃溫度範圍內能正常出菇的平菇,稱為高溫型平菇。品種有高平1號、三峽13號、桃紅平菇、美味紅平菇等。
每年5月之後,市場上的鮮菇供應量越來越稀少,特別是6~8月,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溫蘑菇少有麵市外,其他菌類品種很少見,這給發展高溫平菇的生產者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市場空間。高溫季節栽培平菇生產周期短,市場需求量大,售價高,既能滿足市場需求,又能提高種菇者的收入。
四孢蘑菇
四孢蘑菇,又稱大肥菇,是一種中溫型蘑菇品種。該品種菌絲生長適宜溫度20~34℃,最適溫度25~27℃,子實體生長發育適宜溫度27~29℃,高於30℃或低於26℃均不利出菇。
根據該品種的適溫範圍,以夏季播種,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為適宜,這既可以利用其能耐高溫的特性培養菌絲,又可以在早秋市場淡季大量出菇上市,填補市場空缺,提高生產效益。
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與雙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,隻要各生產環節技術措施管理到位,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鮮菇6.5~7.5千克,收入50~60元,是種菇者巧妙利用市場淡季發展生產,增加收入的一個可靠品種。
草菇
草菇是高溫型食用菌,在生長發育中對溫度的要求相當敏感。為了使草菇在播種後能正常發菌出菇,栽培季節應選擇在日平均溫度穩定在23℃以上時進行。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,有利於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。
草菇室內外栽培均可,但以室外栽培更為有利。在室外栽培時,應選擇土質肥沃、疏鬆、透氣,排灌兩便的農田,如前茬作物為油菜、西瓜等地較為適宜。栽培前應清除雜草,做畦圍溝,做到澇時能排,旱時能灌。
實踐證明,草菇采用袋栽發菌,然後脫袋在塑料小拱棚或蔬菜塑料大棚內覆土出菇的 “兩段栽培法”能明顯提高產量。
鮑魚菇
鮑魚菇是一種中高溫型珍稀食用菌,而且出菇期處於菇類市場的銷售淡季,加上該品種肉質肥厚耐運輸,具有獨特的鮑魚風味而口感極佳,市場銷售價格高,每千克鮮菇售價6~8元。
3~7月間,用棉殼、玉米芯、甘蔗渣、鋸木屑、稻草、麥草等原料,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鮑魚菇,一般可采4~5潮菇,生物轉化率可達90%,投料1000千克,3個月可產鮮菇900千克,收入4000~6000元,是種菇者利用市場淡季增收的一條可靠途徑。
高溫平菇
在15~36℃溫度範圍內能正常出菇的平菇,稱為高溫型平菇。品種有高平1號、三峽13號、桃紅平菇、美味紅平菇等。
每年5月之後,市場上的鮮菇供應量越來越稀少,特別是6~8月,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溫蘑菇少有麵市外,其他菌類品種很少見,這給發展高溫平菇的生產者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市場空間。高溫季節栽培平菇生產周期短,市場需求量大,售價高,既能滿足市場需求,又能提高種菇者的收入。